爱书阁>穿越小说>大军阀:帝国二世祖>第519章 帝国十年工业计划

第519章 帝国十年工业计划

  《夏内双边友好贸易条约》虽然表面上一份贸易条约,但是实际上的内容,更像是一份军事条约。

  其中条约规定,第一,大夏帝国保证内志王国的主权完整性,尊重内志王国对于阿拉伯半岛的主权宣称。

  第二,大夏帝国将协助内志王国建立一支人数不少于二十万人的现代化军队,军队将由大夏帝国负责训练。

  第三,内志王国将领土范围内,所有矿场资源,交由大夏帝国负责开采,运输,销售,矿产贩卖利润将由大夏帝国和内志王国平均分配。

  第四,内志王国和大夏帝国,双方免除关税,商税。

  第五,大夏帝国与内志王国结成防御性同盟,大夏帝国有权在内志王国领土范围内建立军事基地。建立基地费用由双方共同承担。

  大致的条约内容只有五条,所以在后来的历史学家更喜欢将这份大夏和内志王国的第一份条约,称为《夏内五约》。

  这一份夏内双边友好贸易条约的签订,正式代表着大夏帝国将势力范围拓展到了中东。

  并且,大夏帝国在中东的影响,也是从这份条约开始。可以说,这份条约,正式代表着大夏从原来的战略防御态度,转变成为了战略拓张的态度。

  这种转变,是大夏帝国国力提升,想要进一步加大自己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所以这种转变,是必然的。

  而在当时,世界各国都在忙着战后重建,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

  等到约翰帝国反应过来,得知大夏帝国将手伸到内志王国内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那个时候大夏帝国在内志王国已经驻扎了超过三万的帝国士兵。

  得知这种情况之后,约翰帝国只能是捏着鼻子认了。

  夏内双边友好贸易条约虽然主体条约只有五条,但是一些细节方面的条约却有很多。不过林逸可没有时间在这里跟阿齐兹详聊。

  所以他让顾弦之留在了米纳港跟阿齐兹继续敲定剩下的细节,而他本人则是带着自己的妻儿返回到了大夏。

  回到大夏的林逸,又一次陷入到了繁忙当中。

  不是林逸不想休息,而是他清楚,战后重建的这段时间,是大夏继续赶超欧洲各国的最好时机。

  所以,林逸根本就不敢停下来。只不过,林逸感觉自己还是亏欠了妻儿。

  但是他的三位王妃,倒是很支持和理解林逸,表示林逸该忙的就去忙,她们会看好王府内的一切。

  林逸返回到了帝国,就开始与内阁的众人,商议后续的帝国发展计划。

  之前林逸组织过一次发展计划的制定,通过那一次的计划发展,大夏完成了从半农半工业化的帝国转变成为了一个工业帝国。

  帝国工业发展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无论是钢材,矿产还是工业制造,都远超亚洲各国,追上了欧洲工业强国的步伐。

  虽然还不是世界第一的工业强国,可是也能排的上号了。

  只不过由于帝国人口众多,导致计算人均的时候,帝国排名非常的靠后。

  至于说铁路,大夏帝国经过十几年的不停建设,总里长已经超过了六万公里。其中两条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大动脉铁路,就超过1万公里。

  再加上从主干线铁路延伸出来的支线铁路,大夏的铁路线还算是比较完善了。

  不过这一切在林逸看来,还远远不够。

  随着帝国工业化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商品需要流通起来,而想要流通商品,除了铁路之外,就只剩下公路了。

  所以在这一次的发展计划当中,林逸要求工部继续修建铁路的同时,还要求他们将注意力放在短程的公路上。

  要在十年的时间内,实现乡乡通路的要求。

  在十年内,林逸要求铁路总里程要达到10万公里,公路实现乡乡通路。

  帝国钢铁产量要在1016年的时候达到五百万吨,并且每年增加百分之三的产量。

  林逸除了对帝国工业有要求之外,对于帝国军工方面的发展也有要求。

  对于军工方面,林逸要求工部加大对军工方面的扶持,毕竟帝国能够在这一次的大战中,顺利拿下远东和东南亚地区。

  除了士兵们英勇无畏的战斗之外,跟帝国生产的先进武器,也有很大的原因。

  为了能够继续保持帝国在武器研究方面领先于世界各国,林逸还是决定要求加大投入。

  同时林逸觉得在一些轻武器的研究和制造方面,可以给民间资本一些机会。

  比如一些步枪,机枪和火炮的订单,林逸打算让给民间工厂,以促进民间工厂的竞争力和活力。

  而一些重武器,例如战车,列车炮,战舰等,则是由官民合办的工厂进行研发和生产。

  这样的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帝国官方对研发的投入。

  不过,民间生产的武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工艺检验之后,才会装备到军队中。

  并且,每一种武器都只对应一家工厂,记录好批次,以防出现问题之后,找不到相关责任人。

  除了轻武器的研究和制造,其实林逸也打算试验一下帝国将部分民用订单转让出去,以缩减帝国官方开支。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当前帝国工业体系。

  由于大夏帝国现在严格来说,其实是一个集权国家,权力掌握在皇帝的手中。这就导致,帝国的大部分重工业,其实也在官方手里。

  也就是所谓的皇家工厂。

  这种工厂的负责人都是拥有官职在身,归属于帝国工部。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帝国可以随时把控产品的质量,但是坏处却是让帝国的官僚机构变得非常的庞大且复杂。

  并且由于这些工厂都是帝国的,所以竞争压力小,创新能力弱。除了林逸逼着这些工厂研制之外,他们很少能够主动的去研究。

  此时,真正能够担任帝国科技研发的部门,除了林逸建立的几个研究所之外,就没有了。

  所以,林逸打算缩减这些部门将不重要的工厂直接转变成为民办工厂,而一些比较重要的工厂则由官民合办的方式。

  只有一些涉及到帝国核心工厂,才能够继续有帝国官办。

  就比如之前说到的枪炮类的订单,交给民间工厂,造船长则由官民合办的工厂生产。

  而一直没有暴露出来的航空母舰及配套的单翼战机,则由帝国官办工厂生产。

  如此严密的工厂等级划分,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泄密,增加工厂的研发,生产效率。
  https://www.ishubook.com/shu/109143/1742821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www.ishu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ishu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