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高第街

  苏茉今天也是最后一天上班,下午外贸中心给考上大学的人弄了个欢送会。

  外贸中心这次有十几个人参加了高考,考上大学的有五个,其中就属苏茉职位最高,成绩最好。

  有许多人其实不太理解苏茉的做法。

  年纪轻轻就做到主任的位置,正是事业上升期,在许多人看来,就该趁着这股劲,努力工作,继续再往上升一升。

  而不是这个时候,急流勇退,去考什么大学。

  中心这些年也不是没有大学生分配来,有哪个能直接安排到主任位置去?

  苏茉去大学进修四年,回来最多也就是官复原职。但若她继续在原位工作四年,按苏茉的能力和晋升速度,说不定已经又往上升了。

  所以,何必呢?

  但这样想归这样想,他们还是佩服苏茉的,毕竟状元可不是人人都能考的。

  说出去理科状元是他们外贸中心的,他们也有面子。

  欢送会后,中心领导特意找了苏茉,跟她说只管好好进修,中心始终会为她留一个位置,等着她学成归来。

  外贸中心可是一个香饽饽,想到这里工作的人那可是非常多的。

  这些年,在国家有意的培养下,学英语的人也越来越多。等苏茉毕业了,外贸中心可不一定还会有她的位置。

  毕竟,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要是毕业分配的时候,中心这边没有岗位提供,又不去主动要人,国家劳动就业局肯定就按照原则分配了。

  苏茉既有能力又有背景,领导也愿意卖她个好。

  对于领导的示好,苏茉自然是一番感谢,虽然她毕业后并不准备再回来。并表示,要是交易会的时候,有需要可以随时找她,她会过来帮忙。

  下班回来,见陆小兰已经回来了,苏茉也是很高兴。她看陆小兰虽然看着黑瘦了些,但整个人精神面貌跟之前比,可好太多了。

  她之前看过一些鸡汤文学,说人只有见识了苦难,生命才能得到升华,所以陆小兰这是升华了?

  陆小兰学校是专科,报到时间比苏茉的迟了一些,10月2号~3号报到,4号正式开学。

  所以陆小兰便在羊城多待了几天,和苏茉一起,带俩孩子去周边逛了逛,拍了许多照片,拿去加急洗了,准备回去的时候,带回去给几位老人看。

  9月5号上午,陆小兰带着大包小包,登上了回家的列车。

  看着站在站台的三哥三嫂一家,陆小兰眼眸有些湿润。

  想当初,她为了躲避麻烦,和三嫂一起来了羊城。不过三年多,她的人生已经大不一样了。她不仅见了世面,开了眼界,还成了人人羡慕的大学生。

  三哥三嫂,真的是她一生中的贵人。

  如果没有他们,她或许还在红旗公社,在无望的婚姻中痛苦挣扎。

  等火车开走后,苏茉他们这才离开。

  “爸爸,姑姑她以后还回来吗?”乐乐问。

  “不一定,你要是想姑姑了,以后我们可以去看她。”

  “还是坐飞机吗?”要是坐火车,他可能就不是那么想了。

  “对,坐飞机。”

  之前飞机一直是军管的,飞机票只对有身份的人出售。最近已经有内部消息传出,飞机可能会民管,以后只要买得起机票,飞机谁都可以坐。

  从火车站出来,苏茉便开始留意起广场的情况来。

  从火车站走到停车场,也就几分钟的路程,苏茉已经瞧见了3个提着竹篮子的人,其中有两个已经成功与人达成了交易,一个卖的茶叶蛋,一个卖的大饼。

  这些人交易,也不避着人了。看来,风气确实放开很多了。

  苏茉估摸着,最多再有两年,国家就会允许个体户的存在了。至于私人办厂开公司,估计就还要再等一等。

  次日,陆长征去队里的时候,又把两小只带走了,说那边来了伪装方面的专家,让两小只一起去蹭一蹭课。

  苏茉不用上班,又不用带娃,便骑自行车出去四处逛。去了好几个大厂的家属区,发现二道贩子确实挺多的,然后又去了高第街。

  高第街是羊城非常繁华的商业街,历史悠久,许多羊城老字号之前的总部都在这里。个体户崛起的时候,这里更是成了个体户的聚集地。

  苏茉来这里,一是继续去混个熟脸,二是来碰碰运气。这两年,陆续有不少人开始平反,说不定会有下放回来的人要出售商铺。

  高第街这边的商铺,都是羊城的特色骑楼。一楼是商铺,二楼三楼则住人。

  骑楼是粤省的一个特色,类似后世的联排别墅。

  所有的商铺连在一起建,然后前面部分打通,商铺前面连成一条可避雨遮阳的长廊,方便顾客悠闲舒适的选购商品。

  苏茉对这些骑楼早就留意了,来羊城的这几年,也时不时就来这里看看。当然,她打着的是寻亲的名义,跟这里的不少街坊,也混了个脸熟。

  苏茉刚进去,在牌坊下纳凉的徐阿婆就问,“小苏,又嚟揾人?”

  “是呀,徐阿婆。近排有无人返嚟呀?”苏茉说着走上前,拿了小半网兜番石榴给徐阿婆。

  “阿婆,带左滴生果比你。”

  “唔使甘客气。”徐阿婆笑眯眯接过。

  然后,把最近回来的那几家人跟苏茉说了,“希望呢滴有你亲戚。”

  徐阿婆是本地人,年轻时候,也是资本家小姐,这高第街有一大半商铺,都是她家的。

  当初她也是当机立断上交了大部分家产,在这条街保住了2栋骑楼用来居住,高第街最前面两栋便是她家。

  运动开始的时候,她家也受了些波及,不过徐阿婆有魄力,立刻又舍了不少东西,保住了家人。

  孩子们如今都在周边工厂有工作,徐阿婆之前便是带带孙辈。

  孙辈们上学后,她便托关系弄了个公共电话,平时就在牌坊这边接接电话,跟街坊们聊聊八卦,可以说是整个高第街消息最灵通的人。
  https://www.ishubook.com/shu/110973/6124302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www.ishu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ishu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