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穿越小说>重生王伦之我的梁山>第176章 讲义气的高俅与不讲义气的杨志

第176章 讲义气的高俅与不讲义气的杨志

  “得得…”是马蹄声飘过。

  对东京人来说,因为交通发达,所以几乎每个宅院旁边都有能行马车的官道。这个时间点整个东京都复苏了,有马车行走并不稀奇。

  但是眼尖的锦儿却惊奇地叫起来:“娘子!快看!”

  林娘子抬起头,透过窗户看过去,却见不高的篱笆院外,两辆马车一前一后驶来,当先一个人不是王伦是谁?

  此时高衙内也发现了王伦。

  “又是你!”大相国寺之战才刚过,他记得王伦。

  能不记得吗,在林娘子出城时碰到一鼻子灰也吃了亏、在调戏宋玉莲时便是被阮小七教训了一顿、大相国寺那么好的机会也没赢到。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但他本能地瞄了一眼马车上,看那个煞星杨志有没有跟来。

  他的跟班们见了他如此,都很识趣地避了避风头。高衙内都惹不起、或者说玩不转的人,自己可没必要顶上去,主要是大相国寺之战他们吃了很多亏。

  王伦虽有恃无恐,却也不欲多事。这小衙内可是能调动禁军的人,梁师成不鸟他,自己可没这么大的能量。真闹出不可开交之事来,就不知道梁师成会不会为自己和高俅死磕!

  料想是不会的,毕竟高俅的直接老大是宋徽宗,也是有圣眷的人。

  他来是救林娘子出苦海的,不是要与高衙内建立血海深仇的。虽说后者很讨厌,却是给梁山送来了宝贵的人才,而且有句话说的好,狗可以吃屎,因为是天性。

  但是人不能也这么干。

  所以他基本无视高衙内,但也没主动招惹,而是径直走过去,马车在林宅的门前停下来。

  “娘子,小可来迟了!”王伦下车便冲着赶出屋子的林娘子喊道。

  林娘子本来很坚强的,看到他之后却也忍不住泪眼婆娑。王伦没带来林冲的消息,她听得京中传闻只道丈夫已死,眼泪已经哭干也就无所谓悲痛。但当得知林冲还活着而且还活得很好后,人不由得便脆弱了。

  昨天张教头被抓,几乎让她从天堂掉到地狱。现在看到王伦,隐隐又有将她从地狱抬升到天堂的感觉。

  “官人,一向可好?”虽然有无数话要说要问要诉,林娘子却还是先从问好开始,显示了良好的家风,让王伦从心底里羡慕林冲娶得个好妻子。

  “小可年前后生了一些事,不过都已经解决了。现在小可就住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今日特来接娘子和张教头等过去,便不虞再受高衙内那厮的烦忧。”王伦直接摆明来意。

  “可是奴家的爹爹现在陷在开封府…”林娘子闻言,又喜又悲地说。

  “无妨。小可昨晚已经托人到开封府,现在张教头估计已经在往小可的住处赶了,娘子不须担心。”

  林娘子这一喜非同小可,王伦的形象一下子重新高大起来。他用什么手段不管,只要父亲平安,自己能与丈夫相聚,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家里已经不须再收拾,她此前便已经收拾过一次,也没有什么舍不得----这种成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她已经过够了。

  王伦已经带来了空车,她只是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便和锦儿一道上了车。其余的箱笼杂物,连同房屋地契,都交与了王伦准备变卖。

  高衙内有心拦阻,但看着王伦车头的梁府标志性小旗,想想还是忍了。

  如果林娘子要出东京,说什么也得拦住…

  好在马车载了林娘子之后便径直向北,显见得是浚仪街方向,高衙内跟了一会且停下。左右梁师成的宅第他不敢硬来,不如遣人打听张教头的消息。

  只要林娘子的老爹在手里,谅她也飞不出去。

  只是传来的消息很让人沮丧:张教头已经被梁府的人提出来了,开封府果然不敢违拗。

  连续失手,高衙内又气又恼,却又猜不透王伦到底是什么来历?为什么梁师成恁地看重他!便回殿前司找乃父寻找主意。

  却不巧在大门口遇见了熟人。

  你道是谁?却是那不走运的杨志!

  原来杨志被高太尉喝斥了之后,又打点起了司里的张干办,把手头的财物都送出去了。这张干办得了财,也知道杨志有些本事,便瞅着机会面见高太尉,说些了好话。

  杨志便出来等消息,哪知道被高衙内碰见。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从张干办嘴里知道了杨志的现状后,他便存了戏弄后者之念。现放着便宜老爹管着杨志的生死,不把他折磨得爽歪歪咱便不是京师第一高衙内!

  等他把前番事情与高俅一说,高太尉便大怒:“俺就说这杨志不是个有义气的人!前番失陷了花石纲逃脱还没追究,这回求官不得,难不成便怀恨在心?敢把俺的军汉打了,这厮比林冲更可恶!”

  一迭声呼唤:“把那贼子杨志撵出殿前司,永不许他入内!再有为他说话的,乱棒打出去!”

  倒不是高衙内的话有多大分量,而是杨志的行为让高俅不爽。换句话说,他以为靠金钱财物便能动得了高太尉的心,其实大谬。

  高俅为人,贪污腐败是有的,以权谋私也不会少,禁军在他的管理之下,人员涣散、训练荒废、不堪一击,都是有的,这也是高俅不能推卸的责任。不过,《水浒传》里描写的那些把持朝政、陷害忠良、欺君罔上、逼反良善等等“奸佞之举”,都不是他。

  不见“六贼”行列里便没有他的名字?

  因为他纵有千般不好,却有一点是真的,那便是遵循小人物之“义”。

  他本是苏轼的“小史”----也就是小秘书一类的角色,《水浒传》中说是书童。他为人乖巧,擅长抄抄写写,不仅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有一定的诗词歌赋的功底;且会使枪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础,而高超的蹴鞠技术只不过是他多项旁骛的杂学之一。

  苏轼后来离京前将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诜王晋卿,一次偶然得遇端王赵佶又做了后者的玩伴。赵佶便是后来的徽宗皇帝,高俅便水涨船高,一路腾挪成为太尉。

  他的晋升之路与宋徽宗息息相关,所以宋徽宗稀罕什么,他就要表现得像什么。

  贵到九五至尊的宋徽宗,是大宋的富八代,宋朝是古代最富的朝代,那真是朱门酒肉臭。他个人又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超一流的大才子。他能缺什么?

  美女?有三宫六院,天下美女尽在印中,多了也就那么回事。比如他见到李师师眼睛也直,据说暗中光顾了好几次。但也就好几次罢了,一次就算半个晚上,总共加起来也就是三天打鱼的新鲜劲。

  字画古玩?除非是找到王羲之的真迹,能让徽宗皇帝乐两天,但也就是给他的收藏馆里添个彩。作为富八代,他家的库房里早就囊括天下奇珍异宝了。

  那就送石头,小说里不是有“花石纲”吗,宋徽宗喜欢江南的奇石,不惜劳民伤财,千里迢迢运送到东京汴梁。

  美女、字画、石头…这些宋徽宗肯定都喜欢,肯定不嫌多。但送这些用处都不是很大,因为文武百官都知道,都在送,六贼里倒有四个贼是靠这个起家的。

  这些东西即便再珍贵,终究也只是玩物。

  这么一个大贵人,可能会因为一件玩物开心一刻,赏赐送礼者一顶小帽,但不会把他引为莫逆之交,股肱之臣。

  宋徽宗的第一职业仍然是当皇帝,既是九五之尊,也是孤家寡人。他很高贵,但他也够孤独,面对内外交困的大宋朝,他最稀罕的,正是那种桃园三结义般的莫逆之交。

  有例为证。

  关羽是三国人,活着的时候是汉寿亭侯,死后被封为壮缪侯。此后的一千年里,没有人再加封他,也没人盖庙祭拜他,虽然他的故事在民间悄悄流传,但从来没有经官方确认。

  直到宋徽宗把他发掘了出来,发扬光大,连续加封了他四次,由侯到公,再到王,最后一次封为“义勇武安王”。

  在徽宗皇帝的感召下,政府和民间对关二爷的信仰开始燃烧,并在此后的一千年里越烧越旺,直到现在摆满了世界各地。

  三国演义为什么推崇关公?不是罗贯中把后者写得好,而是宋徽宗已经把他推上神坛了。可以说,没有宋徽宗,就没有如今的关二爷。这份知遇之恩,比刘皇叔有过之而无不及。

  问题是:宋徽宗为什么如此看重关二爷?那是因为他缺,用句老中医的话,“缺什么补什么”。徽宗皇帝最缺的就是关二爷那种义薄云天、两肋插刀,桃园里认下的大哥,走遍天涯也得跟着。

  简单说,宋徽宗最稀罕“讲义气”的人。

  不是士大夫那种“君子”的义气,偏偏文臣士大夫都被捧到天上去了,养出了一身“君子”的毛病。无论是新党还是旧派,一个个都是梗着个脖子,张口闭口谈的都是“君子之风”。

  宋徽宗早腻了,他缺的,是“小义”,这在那些饱读诗书的文臣里是找不到的。

  他的心思,早被跟着身边玲珑剔透的高俅摸透,于是后者也要表现出他的“义气”。

  在正史里,他发达后不忘旧主,只要是苏轼家有人来东京,他均“给养问恤甚勤”。

  在小说《水浒传》里,他当官不忘穷亲戚,把一个本家高三郎的儿子过继给自己,比亲儿子还疼爱,是为高衙内。

  估计梁师成也是因此对小苏先生好得离谱,先博一个不忘本、不嫌贫、顾全兄弟情谊的好形象吧。

  徽宗皇帝喜欢对大臣明察暗访呢。.
  https://www.ishubook.com/shu/115227/7999165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www.ishu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ishu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