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穿越小说>这个大唐不正常啊!>第二百二十六章:三都山之战(下)

第二百二十六章:三都山之战(下)

  第二百二十六章:

  战争是残酷的,没人喜欢战争。

  李二不喜欢,邹浩然不喜欢,就连以保家卫国为责任的苏定方、李道宗等人也不喜欢战争。

  但很多时候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人可以站在道德的高地上鼓吹和平。

  但恰恰就有这样一群人站在了道德的高地上来指责为大唐带来了伟大胜利的人。

  当三都山南面的战场打扫完毕,李二做出对三都山防线发动下一次进攻的时候,世家人出现在了战场上,摆出数不清的道理劝说李二就此罢手。

  虽然李二早就说过会有人站出来阻止他们继续打击西突厥,但见识过世家人的可恶嘴脸之后,邹浩然怒了。

  “陛下,臣从未有曾想过为国征战会换来一个战场屠夫的名号。”

  “臣觉得委屈,您说该怎么办?”

  邹浩然直接躺平在了李二的大帐之中,满心的悲愤。

  他带着三千岭南士兵跨越数千里,转战数月,好不容易跟着皇帝打掉了西突厥最后的元气,竟然被跟在后面捡便宜的世家人指责为“杀伤太多,有伤天和”和“屠夫行径”。

  辛苦点,出点钱,他都能忍。

  但是他忍不了世家人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

  他这个带队的都被污蔑了,让下面那些军士们怎么想?

  保家卫国还打出错来了?

  岂有此理!

  不管是前世还是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不知所谓的混账喜欢跳出来给人添堵。

  邹浩然非常失望。

  李二也很失望,他赶走了大帐里的其他人,只留下邹浩然和李承乾。

  三人并排躺在地上望着大帐顶上的通气口发呆。

  “阿耶,姐夫,你们说世家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承乾最先打破沉默:“我们打了胜仗,锁定了西突厥之战的胜局,那些人却不愿意继续打了,阿耶,您真的要就此收兵吗?”

  李二淡淡道:“不甘心?”

  “当然不甘心!”李承乾咬牙切齿:“三都山那面就是西突厥王庭,欲谷设与咥利失都死了,我们一鼓作气拿下王庭,西突厥便没了,大唐在西域最大的敌人也就没有了。”

  “打到这一步让我们放弃最后一击,儿子哪里能甘心?”

  李二问邹浩然:“慎行,该抱怨的已经抱怨过了,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邹浩然猛地坐起来,双拳紧握道:“这件事没完,高明,你记住,把今天的事情记在心里,好好看着,把这件事当做鞭策!”

  “西突厥之战到此并未结束,陛下和我会留下一个苟延残喘的西突厥给你做垫脚石,西域暂时不能没有世家人,我们未来的经历不在西域,而在内部,不解决掉世家门阀这个趴在大唐身上吸血的毒虫,大唐一定会重蹈前朝覆辙。”

  李承乾点点头:“我记住了,姐夫,你接下来要和世家人过招了吗?”

  “当然,你别忘了,世家人还在孤立岭南,有些账我会慢慢喝他们算的!”

  邹浩然站起来,对李二行礼道:“陛下,臣要先回岭南准备,我们要做的准备还有很多。”

  李二坐起来,微笑道:“你的心没乱便好,朕等你的好消息。”

  “朕不会亏待有功的将士,你放心去吧。”

  邹浩然离开了,没有丝毫的留恋。

  李承乾问父亲:“阿耶,姐夫心中有怨气,他不会乱来吧?”

  李二拂须微笑:“慎行小事上可能会犯糊涂,但大事绝对不犯错,他是个很有胸襟的人,一点委屈还是能受得了的。”

  “希望吧,儿子感觉此战之后,姐夫像是变了一个人。”

  “他哪里变了?”

  “姐夫变得有了戾气,他以前总是以善意看待世人,以医术活人无数,以良种救民亿兆,可现在他身上满是杀气,每一个眼神都像是要择人而噬,阿耶,儿子有点怕他了。”

  “哈哈,你知道怕就好,为父就担心你跟他相处久了,失去敬畏之心。”

  “姐夫也有敬畏之心,他敬畏人心,敬畏人性,敬畏自然。”

  “但是他不敬畏皇帝。这么多年了,你见过他真的害怕过什么吗?”李二拍拍儿子的肩膀,语重心长道:“一个无所畏惧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控制自己的人,慎行不是凡人,可以不畏惧仙神,不畏惧外人非议,甚至不畏惧皇帝,但是你不可以,你需要畏惧很多东西才能学会如何做一个君主。”

  “懂得敬畏才懂得分寸,慎行可能不懂敬畏,但他天生有分寸,你可以学他的学识与手段,但不可学他看待世界的眼光,他长得太高,你现在还把握不住。”

  李承乾深以为然的点着头。

  邹浩然离开西域,回家陪老婆孩子待了几天,补偿了一下没有在家过年的遗憾,而后直接去了天涯海角。

  三都山之战并没有因为他的离开而结束。

  李二最终还是顶着世家的压力,用飞艇和火炮轰开了通往西突厥王庭的道路。

  但唐军却未进入西突厥王庭,这是李二此战最终的目的,也是世家人能接受的最后底线。

  世家人扮演了和事佬的角色,将阿史那家族最小的继承人贺鲁台巴推上了西突厥汗位。

  欲谷设和咥利失双双战死,本就混乱的西突厥内部根本选不出什么合格的继承人,与大唐的谈判又少不了推出一个可汗来处理战后的事宜,这种烫手的事情便顺理成章的交到了只有十三岁的贺鲁台巴的身上。

  一个半大孩子能做的事情就是当好泥胎木塑,看着一群争权夺利的人瓜分利益。

  大唐和西突厥的谈判过程不需要多赘述,大唐的刀抵在西突厥的头上,自然是要得到最大的收益。

  世家人来捡便宜,不意味着他们就会放弃大唐应得的东西,这也是李二能够接受世家人来当和事佬的原因之一。

  这次的谈判结果很快便出来了。

  主要的结果有四个:

  第一,西突厥势力完全退出西域,西突厥王庭向北迁徙一千里,没有大唐允许,西突厥各部不得道三都山以北五百里范围放牧。

  第二,西突厥归还当年突厥之战后逃到其境内的突厥各部人口共计三十二万人,并赔偿大唐军费,以牛羊马匹折算计价。

  第三,三都山设两国榷场固定交易,西突厥各部不得与大唐商队以外的商人通商。

  第四,西突厥日后的汗位继承需要大唐皇帝册封,西突厥各部需定期前往长安朝见大唐皇帝陛下。

  暗中的交易条件有多少,外人不得而知,但只是这四条便已经锁死了西突厥对西域渗透的可能。

  西突厥各部面对这样一份停战协议,自然是不满的。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唐皇李世民只是用一支不到四万人的部队就几乎全歼了西突厥所有的二十万精锐,西突厥各部损失惨重,根本没有叫板的底气。

  而且后续的唐军已经进入西域,准备收拾三十六国剩下的那几个刺头,这时候谁敢触大唐的霉头,保不准西域唐军什么时候就能回身打过来。

  二十万精锐在的时候西突厥都不是大唐的对手,更何况现在是精锐尽失,他们拿什么抵抗唐军的兵锋?

  打不过就得认怂。

  至此,西突厥彻底退出西域,丢掉了几乎所有富庶之地。

  大唐的威名传遍西域,西域各国在见识到高昌、焉耆和龟兹的结局之后,自然知道该怎么选。

  不过这些和李二的关系不大。

  停战协议签署完毕的第三天,李二便和李承乾一起乘坐飞艇回了长安。

  大战结束,大唐取得的辉煌胜利让朝堂上下为之欢庆。

  李二因为此战的胜利在民间和朝堂获得了更高的声望。

  一个可以连续带着臣民不断从一次胜利走向另一次胜利的帝王总是受人欢迎的。

  携大胜之威,李二在朝堂上宣布对大唐的军制来一次大的调整。

  简单来说,就是组建更多的火器部队。

  西突厥之战中,火器部队的表现太过亮眼了,以前朝廷中还有很多人为了限制皇帝的力量,四处围追堵截,不给火器部队继续扩编的机会。

  李二在朝中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才有了邹浩然在岭南组建第二陆战军团的事情。

  不过这次他再次提出组建新的火器部队,反对的声音瞬间小了很多。

  李二拿出的计划是首先完成十六卫的火器化,涉及到的部队数量超过了六万。

  六万人火器部队对现在的大唐而言是个很大的负担,因为李二不想继续延续府兵制的路子,而是要专注组建战斗力更强的职业化部队,这就意味着大唐有相当一部分军人需要脱产。

  如果换到以前,不用世家人反对,魏征就能把口水吐皇帝脸上。

  大军脱产搞军事,那些土地谁来耕种,你要数万个家庭集体闹饥荒吗?

  现在不一样了,大唐出现了严重的粮食过剩的问题,抛开其他不谈,养活六七万的部队的能力还是有的。

  当然,李二知道火器部队有多烧钱,并没有指望一道旨意就能完成十六卫的火器化。

  他在提出组建更多火器部队的同时,大幅度削减了各地折冲府的数量,减少地方上的军费开支,他个人还拿出了五十万贯的资金来补贴兵部,这才没有引起民部的太大反应。

  只是缩减折冲府的规模触动了不少军方大佬的利益,李二的解决方式很简单。

  能打的进边军,去西域和北方发挥余热,皇帝不会亏待他们。

  不能打的,把家中后辈送到即将成立的军校来学习,皇帝给你的后人安排出路。

  总的来说,李二是个很够意思的皇帝。

  岭南开发计划的执行给大唐军方的很多没有世家背景的将领和军官一条合法的发财路子,如今改变军制的时候也没忘记老兄弟,他们也不能说皇帝什么。

  人家真的已经够意思了。

  等到在西域划地盘的世家人返回长安的时候,李二已经快刀斩乱麻的解决了军制上的大部分问题,回过味来的世家人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李二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让李承乾见识到了什么是老练的行事方式,受益匪浅。

  李道宗和苏定方带着部队回到长安,李二派了李承乾出迎三十里,给足了这些为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士面子。

  面子给了,里子也要给。

  李道宗封无可封,得到了一千亩食邑,上任大唐陆战军校山长大位,与同为军校山长的李靖并驾齐驱,算是达到了人生巅峰了。

  苏定方改封武邑郡公,受右武卫大将军,加食邑二百户。

  第二陆战军团第一营营长彭九授开国县男爵位,赐长安府邸一座。

  第二陆战军团第二营营长席君买授开国县男爵位,升任第二陆战军团第一团副团长。

  第二陆战军团参谋团及后勤团成员房俊、李景恒、程处默、长孙焕、李德桨、李德蹇等人均得到了嘉奖赏赐,让这些二代们的父母着实风光了一把。

  李二封赏了将领军官,自然也不会亏待跟随自己辛苦作战的士卒。

  所有参战人员都得到了数目不等的战利品奖励和土地、金钱等奖励。

  第一陆战军团因为是皇帝私兵的身份,兵部只给了一份考功册,奖励很少,不过这部分奖励李二自掏腰包了。

  此战的结果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从大唐的整体角度来看,此战彻底奠定了大唐对西域的控制力,削弱了西突厥这个大敌,西北边患至少不会再是困扰边关的一大问题。

  丝路东段完全掌握在了大唐手中,不在受限于西突厥和西域各国,彻底掌握了这条路上的商贸命脉,势必会加快大唐的经济发展。

  大唐控制西域之后,相当于打开了一个更大的市场,可以对冲一下目前大唐国内紧张的粮食过剩问题。

  这些都是看得到的好处,看不到的好处还有很多。

  比如李二对波斯可以进行直接的陆上支援了,西突厥的继续存在让大唐有了一个巨大的缓冲地带,避免了短期内与波斯的直接接触等等。

  还有就是大唐的势力进入西域之后,可以进一步的打断吐蕃和吐谷浑的发展,这两个国家已经被大唐折腾的七零八落,只等大唐的牙口再好一些,就能彻底吃下他们了。

  当然,对大唐来说是好的方面,对其他国家来说就是催命符一样的东西了。

  首先是西突厥一蹶不振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西突厥签订停战协议的那四条条件让其丧失了几乎一般的国土和所有在西域和丝路上的利益。

  邹浩然已经在突厥之战结束之后给大唐找到了一条应对草原游牧部族的有效方法,大唐对西突厥有样学样,控制其经济、人口和商品,他们几乎没有再次崛起的可能了。

  这种局面对于西突厥上层而言无异于被砍去手脚,但对底层的牧民和牧奴不一定是坏事,凡是都要换个角度看问题。

  颉利失败之后,投靠大唐的草原各部这些年过得都不错,不然大唐也不能安稳的吞下大片的北方草原当做自己的养马厂和羊毛生产地。

  于西域各国而言,他们要面对的情况可能比西突厥更加的糟糕。

  不同于历史上那个唐初只有两千来万人口的大唐,这个世界的大唐有足够的人口来控制西域,这就让李二在考虑西域问题的时候更倾向于彻底的同化吸收,而不是如前汉那样搞什么都护府的羁縻统治。

  邹浩然一直在向他建议,在大唐实力够强大的时候不要使用什么羁縻统治,那样只会出现国力衰退时的大面积疆土失控的局面,不如费些力气直接吃干抹净,把新征服的土地变成自己的“熟地”。

  经过焉耆和龟兹的战事,李二越发觉得邹浩然的想法更加符合现实需要。

  朝中讨论如何给西域和北方草原划分区划的时候,李二否决了在这些地区设立都护府的提议,而是要求直接在这些新领土上建立以唐人为主体的县府构架。

  不过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太难了。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移民的问题。

  放到以前,粮食不够吃,土地不够种,往其他地方迁移人口还算容易,可现在的大唐处在粮食过剩的状态,而新领土要么是环境恶劣的草原,要么是风沙漫天的西域,不愁吃喝的唐人百姓谁愿意背井离乡迁往那里?

  再有就是当地的人口要如何安置的问题。

  这也是西域各国的压力所在。

  在龟兹的经历让李二对西域非常的失望,不太可能继续留着他们,这就注定了未来一段时间里,西域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平叛战场。

  当然如果那里的人识相,并不是没有妥善的解决办法。

  朝廷争论了很长时间,最终皇帝和朝臣达成了妥协。

  突厥故地设西北道,玉门以西、三都山以南、吐谷浑以北设丝路东道,且末到大宛暂设丝路西道。

  大唐新增三道之地,府县的设置暂时按照当地已有的城池挑选合适地点设立。

  李二给了世家人特权,可以向三道移民,但是圈地需要通过朝廷备案,建立完整的统计和税收体系。

  这些都不需要李二操心,自有朝中人去办。

  他现在关心的是另一件事——李纲快不行了。.
  https://www.ishubook.com/shu/116691/1082113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www.ishubook.com。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ishubook.com